首页 新闻 教育 校园 育儿 产业 商业 互联网 财经 科技 旅游 汽车 女性 生活

星火社吕诚公益助农 打通产销壁垒赋能乡村振兴

2025-11-26 17:59   来源: 互联网

  为破解乡村农产品 “丰产不丰收” 困境,助力乡村产业振兴,近日,星火社创始人吕诚带领 40 余名社员深入城郊清河镇开展 “星火助农・产销对接” 公益行动。通过 “线上直播 + 线下商超” 双渠道推广、包装升级、物流规范等全方位帮扶,成功帮助当地农户售出原生态蔬菜、水果及手工农产品共计 5600 余斤,带动农户增收 2.8 万元,有效打通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销售壁垒。

  此次公益助农行动始于一次偶然的调研发现。此前,吕诚带领社员前往清河镇开展乡村走访时,了解到当地气候适宜、土壤肥沃,农户种植的大棚蔬菜、生态水果及手工制作的粉条、酱菜等农产品品质优良,但因地处偏远、缺乏品牌意识、销售渠道狭窄,每年都有大量农产品滞销腐烂,农户辛苦劳作却收益微薄。“农民种地不易,优质农产品不能烂在地里。” 吕诚当即决定发起公益助农行动,组建专项帮扶小组,与清河镇 12 户核心农户签订帮扶协议,承诺全程免费提供产销对接服务。

  为制定精准帮扶方案,吕诚带领社员耗时两周深入田间地头,逐户走访调研:详细记录农产品的种植规模、品种特点、成熟周期、品质优势及当前销售痛点;邀请农业技术专家现场指导,优化农产品种植标准,确保产品质量稳定;针对农户 “不懂包装、不会推广、物流成本高” 的核心难题,形成 “品牌打造 + 渠道拓展 + 物流配套” 三位一体帮扶计划。

  在品牌升级环节,社员们发挥专业所长,为农产品量身定制解决方案:设计简约环保的包装礼盒,印上 “清河镇原生态” 标识、产品溯源二维码及农户种植故事,提升产品附加值;协助农户申请 “绿色农产品” 简易认证,规范产品分级标准,让农产品从 “散装售卖” 向 “品牌化输出” 转型。针对物流难题,星火社联动本地快递公司达成合作,争取到农产品运输优惠价,同时设计泡沫保鲜箱 + 冰袋的包装组合,确保生鲜产品运输过程中新鲜无损。

  渠道拓展方面,线上线下同步发力成效显著。线上,吕诚亲自带队打造 “田间直播” 场景,连续 5 天在抖音、视频号等平台开展直播带货,镜头直击蔬菜大棚、果园现场,吕诚与农户共同出镜,详细讲解农产品的种植过程、生态理念(无化肥农药、自然成熟)及烹饪方法,实时解答网友关于品质、售后的疑问。直播期间,还推出 “拼单优惠”“满减活动”,吸引网友踊跃下单,单场直播最高观看人数达 3.2 万人次,累计线上售出蔬菜 2300 余斤、水果 1800 余斤、手工农产品 1100 余件。此外,社员们通过社区团购群、企业福利群等社群渠道推广,精准触达城市消费群体,形成二次传播。

  线下,吕诚带领社员对接市区 8 家大型社区超市、3 个核心农贸市场,签订长期供货协议,建立 “农户直供 + 超市直销” 的短链模式,省去中间批发商环节,让农户和消费者双双受益。在社区超市设立 “星火助农专区”,统一陈列清河镇农产品,张贴帮扶故事海报,引发市民关注支持。“以前咱们的萝卜、白菜只能在村口低价卖给菜贩子,现在直接进了城里大超市,价格高了还不愁卖!” 农户王大叔看着源源不断的订单,握着吕诚的手激动地说,他家 5 亩大棚蔬菜此次通过公益助农行动全部售罄,增收近 8000 元。

  “公益助农不是一次性买卖,而是要帮农户建立可持续的增收渠道。” 吕诚表示,星火社已与清河镇达成长期合作,建立 “助农帮扶长效机制”:定期组织农业技术培训,提升农户种植管理水平;持续优化品牌包装与营销方案,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;拓展 “农产品 + 旅游” 融合模式,组织城市市民开展 “田间采摘游”,带动农产品线下销售与乡村旅游发展。此外,还将搭建 “星火助农线上平台”,整合更多乡村优质农产品资源,打造区域性公益助农品牌。

  据悉,星火社由吕诚牵头成立以来,已累计开展公益助农活动 12 场,覆盖 3 个乡镇、28 个行政村,帮助农户售出农产品超 2 万斤,带动增收累计超 12 万元。吕诚表示,未来将持续聚焦乡村振兴需求,联动更多爱心企业、电商平台参与公益助农,让更多优质乡村农产品走出大山、走进城市,为壮大乡村产业、增加农民收入注入持续动力。


责任编辑:Monica1
分享到:
0
【慎重声明】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"中国教育资讯网"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!